發布日期:2016-07-29 00:00:00閱讀:2217
每逢周末,忙碌了一周的晉城市民都會攜友相伴,驅車半個小時,到16公里以外的澤州縣水北村丹河人工濕地游玩放松。
擇半日閑暇時光,或徘徊于綠草茵茵的蘆葦前,或盡情漫步于長長的棧道之上,或流連于碧荷漣漣的清水旁,或端坐于精致典雅的亭臺樓閣下,看鮮花吐艷,賞水鳥飛舞,觀魚蝦游蕩。從2013年9月起,到這里游玩,已經成為晉城市民放松休閑的一種方式。
母親河一度污染嚴重
大家或許不會想到,如今這個鳥語花香的“綠洲”,前身卻是污染嚴重、眾人不愿提及的一個地方。
丹河作為晉城的母親河,發源于高平市丹朱嶺,流經高平市、澤州縣,境內干流全長128.3公里,流域面積2965平方公里,出山西省境后于河南省境內匯入沁河。晉城建市以來,隨著煤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大量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排入丹河,導致丹河流域水環境受到嚴重污染,多個監測斷面為劣Ⅴ類水質,化學需氧量、氨氮超標幾倍到十幾倍,水質富營養化加劇,這也引發了晉豫兩省的水環境糾紛。
“河南省人大代表就曾上訴全國人大和國家環保部,反映丹河水流入河南省境內,使得焦作市青天河的水質受到污染,引起了各級各部門的廣泛關注?!睍x城市環保局工作人員介紹道,雖然2006年以來,相繼建成的巴公工業廢水處理廠和晉煤集團生活污水處理廠投入運營,緩解了丹河水質惡化的趨勢,但是丹河的水環境仍然不容樂觀,下游郭壁泉飲用水源地、東焦河水庫、玨山景區、龍門景區依舊深受影響。
治理迫在眉睫!2006年,晉城市人民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實施藍天碧水工程的意見》,決定“建設丹河人工濕地工程”,由晉城市環保局組織實施。2008年8月7日,丹河人工濕地工程正式開工奠基。
表面流人工濕地
五年建起城市“綠肺”
“北起巴公河人工濕地,南到東焦河水庫庫尾,全長40多公里,占地面積1291畝,濕地利用自身系統中物理、化學、生物三方面的作用,對水中污染物進行自然降解與凈化?!钡ず尤斯竦毓芾硖幖夹g員楊棟介紹道,簡單地說,濕地就像是城市的“肺”一樣,對污水進行凈化處理。
丹河人工濕地的主要建設內容為污水處理工程和防洪工程,污水處理工程采用“自由表面流濕地+垂直流人工濕地+滲濾壩+水體人工強化自凈生態工藝”,經過整個功能區處理后水質可達到地表水四類水質標準。防洪工程以30年一遇為標準,采用攔河壩和翻板閘自動控制河道水位,防洪壩防止洪水進入濕地。
在自由表面流濕地現場,記者看到,一片片睡蓮漂浮在水面上,嬌嫩的花朵點綴其間,水下偶有幾條小魚游過不知名的水草,一派自然和諧的景色?!斑@些全是為了凈化污水特意設置的?!睏顥澱f道,自由表面流濕地通過種植這些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對污水進行預處理,在水體內放養鰱、鳙等魚類來凈化水質。同時,濕地還特別重視景觀性建設,在水域中心構筑有生態島,吸引鳥類棲息;岸邊種植了挺水植物,搭建起親水平臺,供市民游玩。
而在整個濕地中,最能看見處理效果的當屬處于自由表面流濕地下游的垂直流人工濕地了。它采用1.5米厚不同規格的碎石填層,從上到下,分為5層,石料由小到大, 最小的3毫米,最大的100毫米。表面層種植有蘆葦、香蒲、黃花鳶尾等植物,通過植物的根系、石料層間微生物和石料層的過濾,層層凈化水質?!皟艋蟮乃涂梢酝ㄟ^溢流管道進入河道,流向下游了?!?/span>
“丹河人工濕地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垂直流人工濕地,2008年8月7日開工建設,2013年9月10日投入運行?!?楊棟介紹道,濕地的總體工程建設分了3個階段,五年時間共建成垂直流人工濕地315畝、表面流人工濕地345畝,形成了790畝的植物長廊和26萬平方米的景觀水面。
白鷺在濕地棲息
濕地生態效益明顯
丹河人工濕地處理污水的能力到底如何呢?一組數字或許能夠說明。
工程建設前,處于濕地丹河上游的北石店河氨氮濃度進水37.2毫克/升,化學需氧量濃度48毫克/升。丹河氨氮濃度進水56毫克/升,化學需氧量36毫克/升。建成完工后,在濕地末端東焦河水庫庫尾,經山西省環境監測站監測,氨氮濃度為:0.17—0.22毫克/升、PH:7.2—7.8、化學需氧量:13—17毫克/升、SS≤10;氨氮去除率>80%、化學需氧量去除率64% 。
目前,濕地日處理污水達到了8萬立方,全年可處理污水2880萬噸,年削減氨氮540噸、化學需氧量2000余噸。丹河告別了地表水污染的歷史,與下游的東焦河水庫、玨山景區、龍門景區、青蓮寺融為一體,構筑起十多公里的旅游帶,成為了提高城市品位、彰顯生態晉城、宜居晉城的特色區域。
由于濕地工程環保效益明顯,2010年,山西省環保廳將丹河人工濕地工程命名為“山西省環保示范項目”。2011年6月,被中華環?;饡轿鞔硖幨谟琛吧轿鳝h境保護獎”。2012年12月,被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評為“二〇一二年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示范工程”。2015年12月,丹河人工濕地從全市12個候選景區中脫穎而出,以最終得票數排名第二的成績,成功入選“晉城新八景”,成為大家感受今日晉城脈搏跳動的一個重要節點。今年7月19日,省委省政府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晉城,對濕地給予了充分表揚。
“現在濕地的環境可真是太好了!到處都能看到水鳥、野鴨、白鷺、灰鶴、魚鷹等,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水鳥,水里的魚也多了起來,簡直就是一片綠洲嘛?!彼贝宓耐跸壬嬖V記者,隨著濕地的建成投運,他們村好多村民都開起了農家樂,尤其是今年五一,以濕地為主要內容的丹河龍門濕地公園正式開園,他們的生意是越來越好了,近來還有不少市民直接從巴公鎮東四義的生態綠道騎車或步行過來游玩,他們相信以后的生活會因為濕地而越來越好。
污水處理,考驗的不僅僅只是一個城市環境整治的能力,更是一個城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保障與改善民生的重要體現。相信有了濕地建設的綠色正能量,不久的將來,晉城這個廣袤的土地上,還將誕生出一篇篇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不朽華章!
(來源:黃河新聞網:http://jc.sxgov.cn/content/2016-07/27/content_7319083.htm)